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文字精练,层次清晰,数字确凿,格式规范,论点明确。论著、综述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6 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5000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实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单位、科室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正文前置150字左右摘要和3~5个关键词。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将中文全称列出,如: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论著应报道近年来国内外的消化系统新药、新技术或新课题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文前中英文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综述主要参考近5年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论述与分析并重,文前中文摘要主要是文章内容梗概的简明介绍,摘要字数应限制在150字左右。来稿作者(包括审校者)应全部列出,文摘应摘自近半年内国外发表的原著,不加评论、补充和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的主要内容,限300字以内;文末列出摘译者,文责自负。
2.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的右上角标出,并按相应数字列于文末,作者列前3位,多于3位者后加et al或等,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Index Medicus为准,综述、论著等文章均需列出引用文章的文题。文献引用以最近5年内的为宜。举例如下:
综述:Dienstag JL, Goldin RD, Heathcote EJ, et al. Histologicaloutcom during long-term lamivudine therapy[J]. Gastroenterology, 2003, 124(1): 105-117.
论著:Gong F, Swain P, Mills T. Wireless endoscopy[J]. Gastrointest Endosc, 2000, 51(6): 725-729.
书籍:Sherlock. Diseases of liver and biliary system[M].7th ed. London: Blackwell, 1997: 98.
专著中析出文献:Tonini M, De Ponti F. Serotonin modul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Gaginella TS, Galligan JJ. Serotonin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M]. Boca Raton: CRC Press, 1995: 53-84.
3.名词术语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组织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生理学名词》和《生物化学名词生物物理学名词》为准。本刊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无法转换为法定计量单位的,可按原文译出。
4.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除注明作者及审稿者的所在单位外,还应声明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项。综述和论著涉及的课题,如属于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并附相关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发表。 5.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凡不录用稿件将以退稿单告知作者(文摘稿除外);修改稿超过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稿件三审通过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文摘除外),并将修改稿通过Email发回编辑部。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6.本刊已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域出版”数据库等,凡向本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以上数据库,如有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7.作者请登录本刊网上投稿系统(http://gjxhb.paperopen.com)进行投稿操作,也可以将电子版稿件Email至此信箱:xiaohuafence@sina.com。请将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单位、联系电话(手机)、地址(邮编)、Email地址单独列一页附在文后。
国际消化病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消化病杂志发文量
国际消化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
微小RNA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其可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人们对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有研究表明microRNA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文就micro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孙会会;许树长 刊期: 2011- 02
-
微小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7~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RNA参与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食管癌是常见的易导致死亡的肿瘤之一,有文献指出miRNA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等相关.miRNA还能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对食管癌进行调控.此文就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兵锋;凌志强;毛伟敏 刊期: 2011- 06
-
037 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自然病程: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肠道通透性研究进展
肠道通透性异常的现象在很多人类疾病中都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肠道通透性的增加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因此,目前肠道通透性改变和疾病发病的关系受到关注.此文从肠道上皮屏障的结构、肠道通透性的检测方法及当前临床疾病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XIE Ting;高峻;LI Zhao-shen 刊期: 2008- 02
-
胃镜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胃癌死亡率、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刘正新 刊期: 2008- 01
-
CD28:CTLA4/B7及CD40/CD40L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累及肠道的免疫反应异常性疾病,T细胞功能失调与IBD发病密切相关.CD28:CTLA4/B7及CD40/CD40L是重要共刺激分子,对调节免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在IBD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刘隽;李晓红 刊期: 2006- 06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消化系统疾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人们对它在组织损伤修复及在肿瘤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本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宁晓暄;陈彩平;吴开春 刊期: 2001- 03
-
异欧前胡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异欧前胡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和裸鼠荷人胃癌模型为观察对象,采用MTT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法观察异欧前胡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存活率及诱导凋亡能力的影响,并且通过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异欧前胡素对BGC-823细胞的增殖生长情况.结果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的增殖存活率随着异欧前胡素浓度的提高或者处理时......
作者:王廷祥;娄国强;施军平 刊期: 2016- 04
-
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相互关系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乙醇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的患病率近年来快速增长,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肝病,在我国亦有望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构成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NAFLD的发生发展与内分泌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深入揭示NAFLD与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的相互关系,可为NAFLD的防治提供更多思路.本文就近年来NA......
作者:厉有名;徐承富 刊期: 2012- 03
-
肠道平滑肌动力与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肠道平滑肌动力改变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关系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IBD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肠道运动的异常和神经递质的失衡在IBD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道运动功能变化.因此,恢复神经递质的失衡并重建肠道动力平衡的策略在IBD治疗过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戴彦成;TANG Zhi-peng;王臻楠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015 在确定的法国人群中年龄<45岁结直肠癌病人与≥45岁结直肠癌病人的比较
- 2 放射性肠炎的高压氧治疗
- 3 结直肠癌转移相关信号通路
- 4 SURVIVIN与胃肠道恶性肿瘤
- 5 SELDI-TOF-MS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6 硝苯地平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 7 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 8 内毒素与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
- 9 Th1/Th2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10 急性胰腺炎病程与恢复研究进展
- 11 熊去氧胆酸与自身免疫性肝炎
- 12 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 13 急、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早阶段变化
- 14 肝脏、胆囊、胆管、胰腺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15 不同治疗策略对中重度急性胆囊炎临床结局的影响
- 16 癌基因STAT3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 17 胰腺纤维化与TGF-β1/Smad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 18 Kail基因与消化道肿瘤
- 19 胃干细胞与弥漫型胃癌的发生
-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与IL-8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