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
  • 高脂饮食促进炎症性肠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饮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高脂饮食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改变固有免疫,进而诱发肠道低度炎性反应,增加IBD的发病风险,并促进疾病进展.此文对近年来高脂饮食促进IBD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天宇;曹海龙;谢润祥;王邦茂 刊期: 2017- 01

  • 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慢性丙型肝炎(CHC)在全球发病率较高.不同的HCV检测方法之间存在分析报告的敏感度、特异度的差异,尤其是HCVRNA定量检测.该文就HCV检测技术的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选取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提高HCVRN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刘天府;张岭漪 刊期: 2017- 01

  • 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疗效研究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对艰难梭菌感染有效,同时对炎症性肠病(IBD)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更多大样本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证实.尽管FMT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长期安全性、技术标准化等.该文就FMT在IBD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作者:徐镇杰;赵渊;曹倩 刊期: 2017- 01

  • 生物球囊减肥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肥胖症已日益成为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医疗问题.临床上有多种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但多数效果不理想或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生物球囊减肥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其具有传统外科减肥手术所不具备的安全、无创、简便、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此文就生物球囊减肥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兰平;郭俊怡;陈鑫;王邦茂 刊期: 2017- 01

  • 自体荧光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特别是用于筛选和普查)的提高,能够增加对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光诱导自体荧光内镜系统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于识别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优于普通白光内镜系统,对于辨别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对自体荧光内镜系统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玉琴;施建平 刊期: 2017- 01

  • 干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瘘管是其主要的肠道并发症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外科治疗等.近年来干细胞(SC)移植在CD肛瘘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抑制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来控制全身及局部的炎性反应通路,从而抑制局部炎性反应过程以促进肛周瘘管愈合.SC治疗CD肛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喆;秦芳芳;杨俊;王东旭;潘迪;林连捷 刊期: 2017- 01

  •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

    粪菌移植(FMT)通过纠正肠道生态失衡来恢复正常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已在艰难梭菌感染(CDI)、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中取得确切疗效.虽然FMT广泛用于临床仍存在问题,但其发展前景广阔,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就FMT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曾祥宇;陶凯雄 刊期: 2017- 01

  • 三磷酸腺苷门控离子通道介导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的研究进展

    内脏高敏感是肠易激综合征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三磷酸腺苷(ATP)门控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肠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通过与ATP结合,介导肠道蠕动等生理反应及痛觉信号的转导.当ATP门控离子通道在肠壁中表达升高时,外来神经系统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兴奋性及动作电位产生数量上升,且肠神经系统内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功能发生改变,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引起内脏高敏感发生.......

    作者:董智瑀;许树长 刊期: 2017- 01

  • 降钙素原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目前已逐步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PCT在机体相应机制刺激下生成较快,在血浆中结构稳定,半衰期便于监测,检测方法成熟、快捷,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准确并具有良好运用及研究前景的指标.针对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特点,PCT的应用正在不断完善和拓展.此文将对PCT在消化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计洋洋;常江 刊期: 2017- 01

  •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PLC)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到了晚期.索拉非尼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晚期PLC的唯一靶向药物.瑞戈非尼有望作为PLC的二线治疗药物,通过与索拉菲尼序贯治疗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有一些治疗晚期PLC的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该文就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PL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秋月;余祖江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