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全覆膜可回收记忆金属食管支架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晚期食管癌患者绝大多数有吞咽梗阻症状,因进食受影响而使得5年生存率仍只有5%~10%[1]。食管支架放置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和食管瘘的方法,该疗法对解除食管梗阻和封堵食管瘘,维护食管通畅的疗效确切。对于食管良性病变,多使用可回收支架,于适当时机取出,既可解决患者食管狭窄或食管瘘的问题,又可避免肉芽组织增生。本院自2006年9月......

    作者:程钱;马洪升 刊期: 2014- 06

  •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分析

    近年来肠结核(ITB)和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两者的临床、内镜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两者间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近6年来确诊的ITB患者和C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内镜、病理学特点及抗酸杆菌染色检查结果,为寻求更好的鉴别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张东伟;杨长青 刊期: 2014- 06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探讨

    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复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国,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相关的AP较过去明显增多,部分AP患者常常合并代谢综合征(MS)。如何预测MS对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来收治的19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

    作者:龚福林 刊期: 2014- 06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十二指肠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由于其微创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所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胰腺炎、胆管炎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受损导致的反流性胆管炎和结石复发等,发病率仍较高。而EPBD虽可以保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具有较高的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亦较EST少......

    作者:薛冬云;王玲;曲少贤;王娟 刊期: 2014- 06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5个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为10%~30%[1]。关于S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体系较多,大多操作复杂或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及检查结果才能完成,因此普适性较好、操作简便的预后判断体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SAP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血糖(Glu)、三酰甘油(TG)以及48h内通便情况是一组能直观反映患者身体状况、简单易得的观察指标,诸多......

    作者:何绍亚;向阳生;王岭;蒋婕;何莉 刊期: 2014- 06

  • 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影响观察

    腹腔镜手术已经在中国开展了近30年,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腹部手术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金标准。自1990年Mouret等[1]首次报道应用腹腔镜行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以来,上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应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其中有关腹腔镜手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对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影响。......

    作者:黄和艮;杨卫富 刊期: 2014- 06

  • 3种方法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比较分析

    肝硬化患者晚期多发食管静脉曲张,由多种诱因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能够导致患者死亡[1,2],从而使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为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3]。由于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复发率较高,需要进行预防治疗,目前临床上有3种主要治疗方法[4,5]: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以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统计显示,近年来食管静脉曲张的预防治疗能够明显延......

    作者:韦凯扬;冯梦蝶 刊期: 2014- 06

  • 胃镜下止血与药物止血治疗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上消化道出血是胃癌患者常见的危重并发症,急性出血是指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征象[1]。由于胃癌患者常伴有癌性溃疡,一旦侵蚀附近血管就会发生急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且难以修复而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致死率较高。因此,了解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尽早抢救,给予确实有效的止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78例发生急性出血的胃癌患者,比较胃镜下止血与药物止血在出血急救中的临床......

    作者:陶科明;王利明;姚运河 刊期: 2014- 06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及高病死率而日益受到重视,早期诊断和及时行内科治疗ACS是降低SAP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此文主要阐述ACS的诊断方法及早期内科治疗手段,以期通过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内科治疗来预防ACS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赵丹丹;何池义 刊期: 2014- 06

  • 色素内镜在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与活动度判断中的应用

    内镜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诊断、判断疾病活动度及癌变监测至关重要。传统白光内镜在UC相关癌变监测等方面有诸多不足,其应用受限。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等新技术的问世弥补了传统内镜的不足,为UC患者疾病活动度判断及癌变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李抒薏;钟捷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