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腹膜恶性间皮瘤及其治疗进展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病因尚未阐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和组织免疫以明确诊断;迄今无有效的规范治疗方案,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术前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但预后很差.本文对该病及其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徐永波;蔡洪培 刊期: 2004- 02
-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外症状发病机制与诊治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不仅仅局限于消化道,通常还累及消化道外的咽喉部、肺部等,表现为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哮喘等.GERD消化道外症状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反射、气道微吸入、反流物直接刺激以及神经肽的参与等.其诊断与治疗更存在不少难度,故而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
作者:徐晓蓉;李兆申 刊期: 2004- 02
-
肝脏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死亡受体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病变和死亡有关.现对新近研究发现的死亡受体的种类、结构特征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探讨这些死亡受体在肝脏中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作用.......
作者:刘海忠;龚建平 刊期: 2004- 02
-
幽门螺杆菌及其根除治疗与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及演变过程密切相关,而其根除治疗在胃癌前病变干预和治疗中的作用倍受争议.该文综述了胃癌前病变中H.pylori的感染状况;H.pylori致萎缩、肠化的机制;H.pylori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总结了根除治疗所取得的成果,展望了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作者:孙柯科;姒健敏 刊期: 2004- 02
-
重症肝炎与肠粘膜损伤
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严重的病症,研究认为重症肝炎与肠粘膜损伤关系密切.机体内环境的改变,细胞因子的激活,细胞信号转导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失调等,均与肠粘膜损伤的发生有关.......
作者:宋红丽;刘沛 刊期: 2004- 02
-
内皮抑素与消化系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胶原XⅧ羧基末端的裂解片段,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本文就内皮抑素的生物学特性、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雷;袁耀宗 刊期: 2004- 02
-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探讨
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樊宇靖;姒健敏 刊期: 2004- 02
-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的遗传基础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生与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成核缺陷以及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有关,同时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胆石病发病机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胆石病的遗传基础研究取得的进展.......
作者:蒋兆彦;韩天权;张圣道 刊期: 2004- 02
-
Barrett食管诊断技术进展
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状态,部分可发展成食管腺癌.目前主要的诊断监测方法是常规内镜检查加病理活检,但随机性较大且检出率不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均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此文就近年来用于诊断Barrett食管新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方亦斌;廖专;许国铭 刊期: 2004- 02
-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胃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的病因除了H.pylori感染、自身免疫、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吸烟、饮酒等物理化学作用外,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的胆汁反流也是日益受到重视的病因之一.该文具体阐述了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生理病理概念,简单介绍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方法,回顾总结近年来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胃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杰雯;莫剑忠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慢性胃炎8900例病理与内镜的特点分析
- 2 糖尿病大鼠胃血管病变和平滑肌收缩功能与胃动力变化的研究
- 3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 4 IL-6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病理机制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5 含吡咯烷生物碱中草药的肝毒性及其实验检测方法
- 6 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 ABCG2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探讨
- 7 难辨梭菌性肠炎
- 8 结直肠肿瘤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 9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治疗进展
- 10 iPS细胞向肝系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 1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2 肠上皮内γδ T细胞
- 13 紧密连接蛋白与炎症性肠病
-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血管紧张素Ⅱ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16 内镜下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对比研究
- 17 Min基因突变鼠模型在筛选FAP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 18 Th17细胞与肝脏疾病
- 19 伊索拉定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 20 免疫调节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