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粪菌移植治疗现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针对肠道微生态的疗法,为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这项治疗方案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可能影响FMT疗效的因素尚不明确,输注剂量和频次、输注途径、供体筛选、输注液制备方法以及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FMT安全且有助于诱导IBD症状缓解.该文就FMT的研......
作者:郭悦承;黄春兰;陆颖影;曾悦 刊期: 2018- 05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分泌的代谢产物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调节能量平衡,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等.该文对近年来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及内生性乙醇等)与NAFLD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探讨基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
作者:戴鑫;曹海龙;王邦茂 刊期: 2018- 05
-
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现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治疗仍以内镜下治疗为主,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等.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具有高效、费用低、痛苦小等优势,被推荐为EGVB的一线治疗措施.但内镜下治疗仅适用于EGVB的紧急止血及预防再出血,并不能阻止静脉曲张再发.此外,内镜下治疗对术者的技术水......
作者:陈兰兰;韩文 刊期: 2018- 05
-
血液循环和胃液中的微RNA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微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存在于人体组织、循环系统及相关体液内,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凋亡.当人体组织发生癌变时,根据肿瘤的类型、分型、进展程度的不同,miRNA也将随之出现异常表达.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可预测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相较于正常人及胃良性病变患者,胃癌患者体液中的miRNA往往表达异常.循环miRNA因临床标本获取方便,且在诊断胃癌方面具有较大......
作者:徐晨光;谢娟;龙志;李国庆 刊期: 2018- 05
-
结直肠肿瘤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庞杂的微生态系统,正常菌群具有参与物质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介导炎性反应发生、发展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通过慢性炎性反应、基因毒性代谢物的合成参与着消化道肿瘤的形成.该文就肠道中具核梭杆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脆弱类杆菌的致癌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管世昊;马晓明 刊期: 2018- 05
-
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UHRF-1、KIF2A及HIF-1α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病灶组织中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UHRF-1)、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病灶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HRF-1、KIF2A及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
作者:崔立娟;季晓宇 刊期: 2018- 05
-
胃蛋白酶原联合血浆游离DNA在早期诊断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血浆游离DNA(cf-DNA)在早期诊断胃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98例胃溃疡患者、109例萎缩性胃炎患者、11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另选择1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PGⅠ、PGⅡ、PGR(PGⅠ/PGⅡ)及cf-DNA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GⅠ、PG......
作者:杨华;侯静芳 刊期: 2018- 05
-
微RNA-9对胃癌细胞内CDX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变胃癌细胞中微RNA-9(miRNA-9)的表达水平对尾型同源核转录因子2(CD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调控CDX2的目的miRNA.采用脂质体法将miRNA-9类似物、miRNA-9抑制物和无关序列质粒瞬时转染胃癌细胞株AGS、MKN45,以无关序列作为阴性对照.将细胞分为miRNA-9类似物组、miRNA-9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作者:周建萍;毛振彪;吴信华 刊期: 2018- 05
-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细胞黏附因子(L1CAM)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其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
作者:朱恩宇;郑斯卓;高凯;石刚;张睿 刊期: 2018- 05
-
白细胞介素-34、血小板 、谷氨酰转肽酶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联合诊断模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4(IL-34)、血小板(PLT)、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严重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2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肝脏穿刺术确定其肝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34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PL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
作者:王栋;居峰;姚上志;黎美琳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进展
- 2 提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害的认识
- 3 化学治疗联合靶向COX-2 siRNA对大鼠胃癌组织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黏蛋白对胰腺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 5 024微卫星不稳定性对接受化疗的大肠癌患者是一项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 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消化疾病
- 7 胃癌基因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8 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9 抗肿瘤血管生成与消化道肿瘤
- 10 033腹痛、腹胀和腹泻在美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和影响
- 11 利水剂--治疗肝硬化水潴留的新药
- 12 050 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一项30年的回顾分析
- 13 021肝细胞肝癌的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
-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5 血清caspase活性能反映丙型肝炎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 16 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 17 食管
-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隐源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
- 19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 胃酸分泌胃壁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