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与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紊乱之间的联系尚未明确.此文分别从肠道神经控制、神经-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三个方面介绍该网络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金杭斌;顾竹影;厉有名 刊期: 2006- 01

  • 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抗H.Pylori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

    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有关,目前认为根治H.pylori治疗已成为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一线治疗.然而,抗H.pylori治疗不能使胃MALT淋巴瘤100%完全缓解,即使完全缓解后仍有复发的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哪些患者更能从抗H.pylori治疗中受益,抗H.pylori治疗后随访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此文对胃M......

    作者:胡莲;李昌平 刊期: 2006- 01

  • 肝硬化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与防治进展

    肝硬化后易并发内毒素血症、细菌及真菌感染,肠道细菌移位是其并发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主要机制.预防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加强肠道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能有效防治肠道细菌移位.......

    作者:黄文豹;刘寿荣;娄国强 刊期: 2006- 01

  • NF-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胃癌

    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粘膜常见和重要的感染因素,可以活化核因子-κB(NF-κB),改变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影响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群不稳定性和DNA错配机会,从而参与胃部炎症的发生和进展,并与胃癌形成、浸润转移等有关.......

    作者:蒲泽锦;吴灵飞 刊期: 2006- 01

  • 肝素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消化道肿瘤之首.多年来,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其侵袭转移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肝素酶(Hpa)是一类β-D糖苷内切酶(endo-β-D-glucuronidase),它既可存在于正常组织,也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以水解的方式降解组织屏障中的糖蛋白成分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s),释放HSPGs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血管生成,降低......

    作者:季永胜;王承党 刊期: 2006- 01

  • 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包括3种类型: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了解其发病机制,探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对于弄清其发病机制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意义.......

    作者:魏永杰;张华 刊期: 2006- 01

  • 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肯定的临床效果,但对实体瘤作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其临床治疗肝癌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此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三氧化二砷抗肝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明东;李少林 刊期: 2006- 01

  • 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中的整合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入人类肝细胞DNA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乙型肝炎病毒DNA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宿主肝细胞中的常见整合位点和如何整合入宿主DNA及其促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章诺贝;罗忠金;张吉翔 刊期: 2006- 01

  • 瘦素与慢性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体内分为游离型、结合型两种形式.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瘦素在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肝内脂肪堆积、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库普弗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影响细胞信号转导等机制有关.......

    作者:官群业;王连源 刊期: 2006- 01

  • 食管下端括约肌内肠神经系统研究进展

    食管下端括约肌(LES)的调控机制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关键,而括约肌内参与调控的肠神经系统中各类神经及其递质的关系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神经被证实具有调节LES的功能.此文从病理组织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角度介绍各类神经研究情况.......

    作者:朱利斌;李仲荣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