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脂肪性肝病与原发性肝癌
脂肪性肝病是隐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经过肝硬化进展至原发性肝癌的过程已被认可,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肪性肝病本身存在有促肿瘤形成的机制,它可以不经过肝硬化而直接进展成原发性肝癌,两者之间的具体机制还未明确.此文就脂肪性肝病向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奚志峰;范竹萍;邱德凯 刊期: 2007- 02
-
Cx26基因在正常肝脏和肝癌中的表达
间隙连接蛋白(Cx)基因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及细胞间信号传递、物质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x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常存在Cx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连接蛋白26是哺乳动物肝脏中的主要表达的连接蛋白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它对肝脏GJIC有重要作用.Cx26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任剑珍;霍继荣 刊期: 2007- 02
-
共价闭合环状DNA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
肝病在国内是一种重要而难治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多年研究发现,cccDNA在肝病发展的每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有些具体机制不是很清楚,此文就cccDNA在肝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神安;邓欢;张吉翔 刊期: 2007- 02
-
胃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胃癌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概述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列出可能用于预测胃癌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李岚;厉有名 刊期: 2007- 02
-
5-羟色胺7受体与功能性胃肠病
5-羟色胺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胃肠道.5-羟色胺7受体有多种生理功能,对胃肠运动和感觉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对5-羟色胺7受体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生理功能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深入开展5-羟色胺7受体在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和功能性胃肠病中的病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及开发新的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邹百仓;董蕾 刊期: 2007- 02
-
超声内镜诊断Barrett食管的研究进展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超声内镜(EUS)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壁各层的结构.大量研究表明,EUS可显示BE食管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增厚,但目前不推荐用EUS诊断BE,和鉴别BE是否存在异型增生.EUS在评估有重度异型增生或有食管黏膜下层癌的BE患者及其食管壁肿瘤侵犯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重要意义,虽然其准确性现在还存在争议,但其可为BE患者选择进一步治疗的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高瑞;廖专;李兆申 刊期: 2007- 02
-
SELDI-TOF-MS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提供了机会.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就是一种新兴的有发展前途的蛋白质组技术.此文就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蒋黎;张顺财 刊期: 2007- 02
-
三叶肽在胃肠黏膜重建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早期胃肠黏膜修复主要通过伤缘残留上皮快速迁移来完成黏膜重建过程.三叶肽家族在维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损伤后修复方面起重要作用.迄今,三叶肽在胃肠黏膜重建中所起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此文就胃肠黏膜重建和三叶肽在该领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苏华芳;江松福;俞康 刊期: 2007- 02
-
P选择素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认为血小板功能异常在其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中选择素家族成员,介导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等.研究表明P选择素在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洁琼;陈春晓;厉有名 刊期: 2007- 02
-
脂肪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脂代谢异常(尤其是TG)与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其病因的关键环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炎性改变及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邵亮;李南方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TZ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2 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 3 001 1990~2001年斯德哥尔摩北郡儿童炎症性肠病发病方式的改变
- 4 CTHRC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5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
- 6 胃间质瘤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
- 7 39例青少年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病例分析
- 8 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 9 Toll样受体与炎症性肠病关系探讨
- 10 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的研究
- 11 胃肠道类癌的研究进展
- 12 miR-146a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 13 肝硬化的低钠血症与血管加压素
- 14 053 5-HT通过5-HT4和5-HT3受体促进豚鼠结肠推进运动
- 15 肝肺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16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应用5-氨基水杨酸治疗后反应的关系
- 17 结直肠癌根治术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8 二甲双胍对NAFL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 19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血清CEA、CA50、CA19-9水平的影响
- 20 肝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