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已被证实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主要机制,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文就其定义、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燕飞;姒健敏 刊期: 2005- 06
-
HBx致原发性肝癌机制研究进展
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致肝癌的主要物质,X蛋白(HBx)己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知HBx对肝细胞内许多基因的表达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肝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HBx致原发性肝癌(HCC)机制的研究显示,HBx可影响肝细胞的生存和前凋亡信号通路、抑制细胞DNA的修复、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以及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进程等.......
作者:刘亮明;张吉翔 刊期: 2005- 06
-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是消化系疾病研究的难点之一,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治疗手段十分重要.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和新兴生物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产生了很多新的模型制备方法,其动物模型日趋多样.......
作者:陈迟;冉志华 刊期: 2005- 06
-
氢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
氢呼气试验是指受试者口服产氢性基质后测定呼气中氢含量以反映消化道生理病理变化的试验,具有简便、迅速、无创伤等优点,可用于多种胃肠道功能或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采用较为简单的收集、贮存与分析呼气中氢含量的方法使其临床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伟;蒋义斌;孙大裕 刊期: 2005- 06
-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
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疗法之后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此文试从自杀基因疗法、抑癌基因的替代治疗、反义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RNA干扰等方面对近年来胰腺癌基因治疗现状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巍巍;郭晓钟 刊期: 2005- 06
-
树突状细胞参与肠道粘膜免疫激活、耐受及疾病发生
识别有益的共栖菌和潜在致病菌,维持肠道免疫激活和耐受的平衡状态,是肠道免疫细胞主要的功能.各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上皮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DC在肠道粘膜免疫激活、耐受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此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付祥胜;冯志松 刊期: 2005- 06
-
己酮可可碱对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是一种甲基黄嘌呤衍生物,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阻断环磷酸腺苷(cAMP)转变为AMP.近年来研究显示,PTX对脂肪性肝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似可改善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涉及抗炎、抗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等方面.......
作者:钱燕;范建高 刊期: 2005- 06
-
线粒体DNA异常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线粒体DNA是存在于细胞核外的唯一的遗传物质,属于细胞质遗传.与核DNA相比,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分子小、结构简单、母体遗传等特点.线粒体病是由线粒体DNA异常所致,好发于肌肉、心脏和大脑,听觉器官、胰腺、肝脏及消化道也常有累及,此文就线粒体DNA异常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韶华;厉有名 刊期: 2005- 06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胰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总体来讲,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较好,但术后并发症也同时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此文就ERCP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锦武;陈其奎 刊期: 2005- 06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炎症性肠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重要的蛋白分解酶,以能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为主要特点,参与机体多种病理过程.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以持续的免疫反应通过一系列介质导致细胞外基质和粘膜的破坏为特点.MMP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介导细胞凋亡、影响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参与IB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对MMP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IBD的发病,对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晓伶;王建国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2 巨噬细胞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3 004 用小麦草汁治疗活动性远段溃疡性结肠炎
- 4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与内镜诊断分析
- 5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用于胰腺癌镇痛的研究进展
- 6 Cx26基因在正常肝脏和肝癌中的表达
- 7 Dieulafoy病临床研究现状
- 8 胰腺血流及其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作用
- 9 030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和死亡相关因素
- 10 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形成机制及治疗现状
- 11 DPC4基因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 13 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 1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肝癌
- 15 实验室检查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6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17 伊托必利治疗伴腹胀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 18 DLE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食管胃结合部癌变过程的关系
- 19 幽门螺杆菌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