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小肠Crohn病的影像学和内镜诊断
Crohn病(Crohndisease,CD)单独累及小肠者可达30%~40%,近来大量文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Crohn病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小肠的解剖和生理情况影响了传统影像学及内镜技术对小肠CD的诊断,而新出现的影像学及内镜诊断技术则可无痛苦地检查整个小肠.此文旨在对各种传统影像学、内镜技术及其新技术对小肠Crohn病的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英;戈之铮 刊期: 2005- 02
-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炎症介质和免疫因素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同时资料表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在许多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MIF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MIF抗体在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
作者:刘学进;陈垦;王晖 刊期: 2005- 02
-
白介素-1与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慢性感染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危害,其感染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目前人们在重视H.pylori本身研究的同时,对宿主因素在H.pylori感染及相关临床结局中的作用进行深而广的研究.现已发现白介素-1在H.pylori的人群易感性及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还存在较多争论,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明确H.pylori感染及相关临床结局多样性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丙生;周曾芬 刊期: 2005- 02
-
多巴胺及其受体系统与胃肠道疾病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胃肠神经递质,主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对胃肠道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此文就多巴胺及其受体系统与胃肠道动力、消化性溃疡、胰腺疾病、消化道肿瘤等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冬红;刘国永;郭长青 刊期: 2005- 02
-
放大染色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此文通过对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在Barrett食管、食管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癌、大肠粘膜病变等方面的应用介绍,阐述放大内镜对上述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王尊松;卢雪峰 刊期: 2005- 02
-
胃癌CT检查研究进展
CT是胃癌分期中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显示肿瘤的存在和胃外组织侵及.过低分期通常是由于识别腹膜转移和肝脏微小转移困难,过高分期则发生在正常脂肪层消失,而没有周边脏器的侵犯.在胃癌的三期扫描中,动脉期主要用于肿瘤的检测和判断肿瘤沿胃壁生长的范围,平衡期主要用于识别肿瘤侵及的深度,实质期主要用于检测肝转移.早期胃癌的典型表现为内侧高密度层的明显强化和/或增厚而外侧低密度层存在.联合3D图象和横断面图象......
作者:任刚;蔡嵘;陈克敏 刊期: 2005- 02
-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新进展
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其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及耳鼻咽喉系统症状,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认为GERD对顽固性咳嗽、哮喘及咽喉炎等发病起重要作用.此文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汪菁峰;袁耀宗 刊期: 2005- 02
-
Toll样受体配体与胃肠道疾病
Toll样受体是先天性免疫重要的跨膜受体和信号转导受体,在胃肠道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而胃肠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对TLR及其配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病原体与宿主免疫反应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为深入理解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天轶;王军民;姚希贤 刊期: 2005- 02
-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与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GT)是二相解毒反应中重要的代谢酶.UGT与肿瘤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化学致癌是引起新生物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与食管、胃、肝、结肠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现将UGT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燕;刘成霞;张尚忠 刊期: 2005- 02
-
脑影像技术与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若干进展
脑-肠相互作用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图、脑诱发电位、脑磁图等脑影像技术在功能性胃肠病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了解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汤玉茗;袁耀宗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
- 2 p38MAPK与消化系肿瘤
- 3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 4 24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在食管酸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5 NOX4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6 021 腹腔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肝癌
-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8 胃癌基因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9 Caveolin-1和Wnt信号通路与消化道肿瘤
- 10 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ACE2、AngⅡ、Ang(1-7)的影响
- 11 溃疡性结肠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 书讯
- 13 022新斯的明治疗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安全有效
- 14 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5 002 长期用奥美拉唑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胃粘膜的影响
- 16 以Survivin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7 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 18 环氧合酶-2在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
- 19 STAT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 淋巴管新生与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