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杯状细胞及肠道黏液屏障的功能研究

    杯状细胞合成分泌的黏蛋白MUC2构成肠上皮表面黏液层,是主要的肠道机械屏障之一.结肠有两层黏液结构,内层黏液可避免肠道细菌与肠上皮的接触,避免组织损伤与菌群移位.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改变MUC2合成分泌或黏液层结构影响肠道通透性及其稳态.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杯状细胞及肠道黏液屏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春兰;曾悦 刊期: 2017- 06

  • 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艰难梭菌(CDR)是一种革兰阳性的厌氧杆菌,是人类肠道中的定植菌群之一,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CDR过度生长并且释放毒素时,可引起艰难梭菌感染(CDI).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CDR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感染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其预后.CDI与IBD的临床表现相似,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未开展CDI常规检测,所以难以诊断.此文就IBD合并CDI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以期......

    作者:沈许燕;方家恒;张舒琪;李国熊 刊期: 2017- 06

  • 酸性鞘磷脂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酸性鞘磷脂酶(ASMase)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ASMas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及动物肝脏中表达增加,且可导致氧化应激、脂质沉积、脂毒性、炎性反应、纤维化等改变.此文综述了ASMase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在NAFLD的预测、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齐雪;韩海静;牛春燕 刊期: 2017- 06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出血的研究进展

    出血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疾病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准确的评估和预防出血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成功.并发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病灶部位、大小、是否伴有纤维化和溃疡、有无合并症以及操作时间、术后病理类型等.通过术前内镜下检查对病灶生物学特征进行预判,术中合理、谨慎地处理病灶,术后进行药物预防,可有效降低出血率.此文就ESD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黄文生;何池义 刊期: 2017- 06

  • microRNA与胃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全球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在多数胃癌患者中,一些信号通路中的癌基因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而抑癌基因则处于失活状态.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具有促癌或抑癌作用.miRNA通过调控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调控、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该文就miRNA调控胃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辉;张靖;朱金水 刊期: 2017- 06

  • 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随着研究的深入,饮食与IBD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大量研究表明饮食在IBD的发病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从饮食中的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三个主要方面阐述其对IBD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饮食在IBD的诱发及复发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IBD患者的饮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展;宓林;于晓峰 刊期: 2017- 06

  •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衰竭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抑制疾病前期过强的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破坏和促进疾病后期肝细胞的再生是治疗的关键,而糖皮质激素(GC)作为传统免疫抑制剂却在临床应用中备受争议.通过动态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来判断患者所处免疫阶段,并在此前提下合理使用GC能更好地发挥激素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该文就国内外有关GC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中的作用......

    作者:余子琪;陈建勇 刊期: 2017- 06

  • 生命早期的不良暴露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生命早期暴露(包括饮食暴露、应激暴露、药物暴露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就生命早期的不良暴露与IBS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周国琼;曹海龙;姜葵;王邦茂 刊期: 2017- 06

  • 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肉芽肿性疾病.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CD临床治疗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准确评估病情的活动度十分重要.目前形成了以临床评分、内镜下评分、组织学评分、影像学评分以及非侵入性标志物为代表的多种评分系统.此文基于国际指南、临床试验、专家共识及临床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以上各评分系统的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旨在为临......

    作者:曹静丽;王晓蕾 刊期: 2017- 06

  •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胃镜下金属钛夹夹闭治疗,观察组给予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距出血灶3~5mm处)联合钛夹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血清内毒素(LPS)和C反应蛋白......

    作者:谢巧玉;林霖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