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S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羟戊酸脱羧酶(MVD)、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附素(E-cadherin)、CD68、CD16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作者:胡绘;李晓怡;杨蓓;张驰 刊期: 2018- 05
-
盐酸小檗碱对内质网应激caspase-12/caspase-3信号通路介导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对肠上皮细胞(IEC)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小檗碱(BBR)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小鼠IEC并行免疫荧光鉴定后,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用细胞24h制备体外肠细胞ERS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BBR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葡萄糖调节......
作者:沈雁;王章流;李思 刊期: 2018- 05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中,位于胃窦7例、胃底5例、胃体7例、贲门1例、食管5例.病变大小为0.8~3.0cm,平均(1.6±0.6)cm.25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
作者:郑斯杰;王庆华 刊期: 2018- 05
-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SOX9、CDX2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SOX9及CDX2基因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伴异型增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及意义,以期及早对胃癌前病变进行检测与干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OX9、CDX2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中SOX9的表达差异显著,呈递增趋势;CDX2在胃黏膜肠化伴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
作者:陈吉;徐征宇 刊期: 2018- 05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Ⅰ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青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经消化内镜确诊的1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患者105例(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GS......
作者:华勇 刊期: 2018- 05
-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110例IBS-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5-HT、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
作者:韦德芳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 2 高三酰甘油血症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小檗碱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4 梭杆菌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5 微小RNA与食管癌:小分子和大功能
- 6 p27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 7 Poly I:C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 8 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对胃溃疡患者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 9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
- 10 联合检测血清AFP、AFU和AL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 11 生长激素释放肽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 13 莫沙必利治疗长春新碱引起的大鼠小肠动力障碍
- 14 生存素、环氧合酶-2研究进展及与胃癌的关系
- 15 血管活性肠肽与贲门失弛缓症
- 16 胶囊内镜的应用
- 17 RASSF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8 瘦素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与地位
- 19 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抗H.Pylori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
- 20 脂肪性肝病与脂肪组织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