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Ghrelin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研究进展

    Ghrel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脑肠肽,1999年由日本科学家Kojima从大鼠胃中分离出来[1],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天然配体,故又称生长素.Ghrelin可调节生长激素(GH)和其他激素的释放,调节能量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影响心血管功能.近来研究发现,Ghrelin与胃动素(motilin)及消化系统关系密切,此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燕;董蕾 刊期: 2006- 03

  • 表观遗传变化与肝癌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DNA低甲基化可促进基因表达,反之,则可抑制基因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特别是高甲基化起着重要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另外,肝炎病毒等对抑癌基因的甲基化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肝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的监测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宇龙;罗文;张吉翔 刊期: 2006- 03

  • 肠道蠕虫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反复发作性的肠道特异性疾病.随着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免疫反应异常等发病机制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IBD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直接改善肠道微环境逐渐受到重视.在动物模型和人体寄生虫感染研究中,有丰富的资料支持寄生虫感染有免疫调节作用,近来这个概念已经用来治疗IBD,不断有肠道蠕虫治疗IBD的报道.现就肠道蠕虫治疗IBD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丁娟娟;王邦茂 刊期: 2006- 03

  • 弹性蛋白酶在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弹性蛋白酶是一种肽链内切酶,具有水解弹性蛋白的功能.目前研究表明,弹性蛋白酶可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有效治疗高脂血症和脂肪性肝病.并且发现,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与肝纤维化的进程有关.此文就弹性蛋白酶在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梅;陆伦根;曾民德 刊期: 2006- 03

  • 活性氧、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胃肠道肿瘤凋亡的影响

    活性氧(ROS)是近年来发现的调控肿瘤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酶性自由基清除剂,胃肠道肿瘤中存在MnSOD的高表达.此文综述了活性氧及MnSOD对肿瘤凋亡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并介绍了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新靶点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陈坚;林庚金;刘珊林 刊期: 2006- 03

  • 原位肝移植中移植肝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是原位肝移植术后的早期主要并发症,其直接对移植肝和受者的存活造成影响.全文对可能导致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的因素作一综述(包括供体相关因素、受体相关因素、术中影响因素等),并小结在肝移植术前及术后可用于评估手术后早期肝脏功能的各种检验方法,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俊杰;杨卫平;陈皓 刊期: 2006- 03

  • 血管紧张素Ⅱ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的核心效应分子,与肝星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AT1结合后,通过信号传导,发挥生物学效应,促进活化HSC的收缩和增殖,刺激TGF-β1的大量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抑制其降解,并减少HSC凋亡,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AngⅡ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尹航;刘海林 刊期: 2006- 03

  • FHIT基因及其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FHIT基因定位于3p14.2,研究证实其为一抑癌基因.其失活机制主要表现为缺失、异常转录本以及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其抑癌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及二腺苷三磷酸水解酶、微管蛋白、泛素结合酶等有关.FHIT基因在食管癌中早期即有频繁缺失及异常表达,提示FHIT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作者:刘建昆;周曾芬;范宗江 刊期: 2006- 03

  • 脂联素及受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机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脂联素受体(AdipoR)在adiponectin激活AMPK、增加PPARa配体活性、增加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氧化时发挥介导作用.因此,对adiponectin及AdipoR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对NASH的机制和治疗有更好的认识.......

    作者:钱晓武;范竹萍;邱德凯 刊期: 2006- 03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重要病因,但HBV感染与肝癌中DNA甲基化改变的研究较少.此文综述HBV感染导致全基因组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研究现况,为进一步深入探讨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田筱青;房静远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