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组织工程以及生物人工肝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不过,这些新技术应用时会遇到一个共同的瓶颈--细胞来源不足.虽然肝细胞可以有多种来源,但是以干细胞的发展为迅猛,随着近年来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增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利用干细胞解决肝细胞的来源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文总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肝细胞的研究现状、可能影响因素以及分化机制.......
作者:俞瑞珺;刘海林 刊期: 2007- 04
-
白细胞介素-10与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急、慢性损伤关系密切,而炎症反应和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在各种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重要的炎症负性调控因子,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调节过程,对各种肝脏疾病均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孙巧玲;李定国 刊期: 2007- 04
-
两种不同外源性胃电刺激动物模型建立及电极连线维护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两种构建外源性胃电刺激动物模型及电极维护方法的优劣.方法:12条雌性比格犬,均分入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4对心脏起搏电极,术中测试胃慢波,术后不包裹电极连线而任其裸露在外,也不穿戴专用夹克.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缝合4对心脏起搏电极,术中不测试胃慢波,术后采用纱布包裹外露的电极连线,并给犬穿戴专用夹克.记录模型复制成功率、电极窦道口感染次数及电极连线脱落情况,持续2个月.结......
作者:杨杰;张侃;侯晓华 刊期: 2007- 04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与内镜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1992年2月~2003年6月经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胃MALT淋巴瘤的18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5.6个月,男性比女性为5比1.首发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依次有腹部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呕血与黑便、贫血消瘦等临床表现.内镜下形......
作者:贺降福;刘荣;胡仕林;沈俊松;王银;陈新皓 刊期: 2007- 04
-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2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3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5例两组,另选择1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对照组(CG),分别测定血清IL-6和ICAM-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1)发病24h内入院的SAP患者血清IL-6和ICAM-1浓度......
作者:贺金凤;沈云志 刊期: 2007- 04
-
脂肪酸代谢酶在坏死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脂肪酸代谢及转移酶(SCD-1、CPT-Ⅰ和CD36)在坏死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高脂血症大鼠产生坏死型HLP大鼠模型.制模后第6、12、24h分别处死大鼠,每组6只大鼠.对照组仅建立坏死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炎症程度.RT-PCR检测肝脏组织SCD-1......
作者:徐铭益;王兴鹏;吴恺;曾悦;黄晓曦 刊期: 2007- 04
-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损伤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CM)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能够引起慢性肝脏损伤的疾病基本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病因.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3.5亿,我国约有1.2亿;西方国家以慢性丙型肝炎为主,我国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作者:刘海林;王磊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 2 亲环素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3 基因芯片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诱发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5 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与进展
- 6 全反式维甲酸在消化道肿瘤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7 047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和治疗胰肠外瘘的随机对照研究
- 8 造血干细胞向肝系分化研究进展
- 9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 10 Caveolin-1和Wnt信号通路与消化道肿瘤
- 11 环状RNA与胰腺癌的关系
- 12 血红素氧合酶与肝脏疾病
- 13 内镜下染色技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 14 胰腺衍生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研究
- 15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
- 16 斑蝥中毒1例
-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
- 18 代谢综合征组分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胃食管反流病与趋化性细胞因子
- 20 023检测粪便中人类突变DNA以筛检结直肠癌:多指标测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