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共聚焦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共聚焦内镜是一种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即可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获得消化道上皮高度放大的图像,不需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就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此文主要通过介绍该内镜技术及其所能诊断的疾病谱,来说明其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和监测中的独特价值.......
作者:李爽;刘文天 刊期: 2007- 05
-
脂联素与慢性肝病研究进展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负性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随着对脂联素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脂联素的来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表达情况和其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潜在效应作一综述.......
作者:尹福忠;张辉;师水生 刊期: 2007- 05
-
SOCS1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SOCS1基因位于16p12-p13.1,它编码蛋白SOCS1并属于SOCS蛋白家族,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其失活机制主要是甲基化和杂合性缺失.SOCS1在肝细胞癌中广泛甲基化和表达明显降低,提示SOCS1可能是抑癌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荣贵;余永胜;臧国庆 刊期: 2007- 05
-
CD40和MMP2及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D40、MMP2及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0、MMP2及iNOS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D40、MMP2及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0、MMP2及iNOS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
作者:庞雪芹;陈卫昌;李锐;岑建农 刊期: 2007- 0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直肠癌术中肠腔化疗血液和盆腔液及组织5-Fu浓度
目的:测定直肠癌术中肠腔化疗血液、盆腔液和组织5-Fu浓度.方法:20例直肠癌患者术中行肠腔化疗,注药后不同时相采集门静脉血、周围静脉血、盆腔液和癌旁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u浓度.结果:门静脉血、盆腔液和组织2min即测得5-Fu,此后,盆腔液和组织浓度降低,门静脉血药浓度上升,60min达到峰浓度,周围静脉血未测得5-Fu.结论:直肠癌术中肠腔化疗可使5-Fu迅速分布于盆腔液、组织和门......
作者:杜江;王崇树;张才全;张翔;袁斌 刊期: 2007- 05
-
联合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与经皮肝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histoacryl)与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5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单纯组38例)与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并比较两种方法止血率、再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二组随访2~24个月;近......
作者:李楠;敖国昆;朱建华;黄沁;陈伟;张林;王欣;王艳梅 刊期: 2007- 05
-
不良生活方式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影响
慢性胃炎在日常门诊中占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胃炎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个人的易感体质也有关,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如长期吸烟、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对慢性胃炎的病因也有了新的认识,Hp的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大致呈平行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不良生活方式及情绪因素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影响.......
作者:洪文君 刊期: 2007- 05
-
关注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指征的演变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其证据符合Koch[1]提出的确定病原体为疾病病因的4项基本要求(Koch'postulates),即该病原体存在于所有患该病的患者中,该病原体的分布与体内病变分布一致,清除病原体后疾病可好转,在动物模型中该病原体可诱发与人相似的疾病.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5%~20%的Hp阴性率反映了慢性胃炎病因的多样性......
作者:刘文忠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和刺猬蛋白信号通路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2 干扰素治疗可改善乙醇注射术后丙型肝炎并发肝癌患者的预后
- 3 核因子-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4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 5 心房钠尿肽在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 6 YB-1与肝纤维化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7 利水剂--治疗肝硬化水潴留的新药
- 8 整合素与肝纤维化
- 9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晚期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0 饮食调整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11 智能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应用及对胃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 12 氯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 13 维拉帕米逆转胃癌细胞系SGC7901/VCR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 14 肝性胸水40例临床分析
- 15 转化生长因子α对消化性溃疡的修复作用研究进展
- 16 克罗恩病的治疗策略和机制
- 17 microRNA let-7a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在肝硬化中的变化
- 19 内镜下诊治结肠息肉373例临床分析
- 20 清胰Ⅱ号对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