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肠屏障功能障碍正日益受到关注,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促使细菌移位,加重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此文就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检测方法和治疗措施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海军;陈李华 刊期: 2007- 06
-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药物预防临床研究现状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PEP)是逆行胰胆管造影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40%.药物预防PEP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生长抑素、加贝酯等有一定临床疗效,但许多药物临床效果不令人满意.......
作者:朱海杭;徐永居;张利 刊期: 2007- 06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在炎症性肠病中,许多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加,并在发病机制上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靶向治疗能减轻炎症损伤,可望成为一种新的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万锷;周国雄 刊期: 2007- 06
-
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SP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实体性肿瘤,1996年WHO将其正式命名并重新归类为交界性肿瘤,通过综述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和重视该病种,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程东峰;陶宗元;彭承宏 刊期: 2007- 06
-
黏蛋白对胰腺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目前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是医学上一大难题,找出能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是提高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黏蛋白是一类高度糖基化、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家族,并且在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中存在异常表达.本文就黏蛋白在胰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可能的作用机制等做一介绍,探讨黏蛋白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
作者:薄陆敏;李兆申 刊期: 2007- 06
-
RNAi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的过程,是一种高效、高特异性的抑制基因表达的新途径.现将RNAi技术的作用机制及RNAi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琳;邵建国 刊期: 2007- 06
-
炎症性肠病与感染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环境、遗传、免疫失调等因素.长期以来,多种方法证实许多病原微生物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有关,且对其致病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此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张德奎;甘华田 刊期: 2007- 06
-
瘦素与胃排空
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在调节摄食、体重、能量消耗和神经内分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研究表明,瘦素可以改变胃肠神经肌肉的反应性,调节胃排空.除了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等作用,还有抑制摄食、抑制胃排空和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作用.提示,瘦素是与胃肠的生理功能及胃肠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的胃肠激素.......
作者:于卫星;魏良洲 刊期: 2007- 06
-
克罗恩病与冷链假说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主要认为与环境、遗传、免疫有关.研究显示冰箱为CD的危险因素.新的发病机制假说-冷链假说认为是嗜冷细菌感染导致CD.此文主要对冷链假说的提出及CD与嗜冷细菌感染间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李晨怡;陈春晓;厉有名 刊期: 2007- 06
-
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的表达、翻译后修饰、在细胞内定位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传统的研究手段主要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前者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后者用于蛋白质的鉴定.目前新兴的研究技术主要有相差凝胶电泳技术同位素亲和标签技术.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疾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的血清、胰液或组织等进行蛋白质比较,发现差异蛋白质,从而对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张伟;王兴鹏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益生菌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 2 CD第一个易感基因NOD2及其与CD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 3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HBV感染
- 4 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5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6 克罗恩病合并瘘管的治疗
- 7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 8 白细胞介素-22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9 肠易激综合征与心理因素及睡眠障碍的关系
- 10 糖尿病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对血浆与肝组织IL-1β的影响
- 12 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 13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DNA损伤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 14 顾村地区128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 15 解偶联蛋白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探讨
- 16 粘膜疫苗在胃肠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17 骨髓干细胞移植与肝纤维化
- 18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临床应用进展
- 19 肝硬化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与防治进展
- 20 001 有关Barrett食管的争论: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