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解偶联蛋白2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研究进展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解偶联蛋白-2(UCP-2)是新发现的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刺激产热,减少ATP生成,抑制反应性氧簇的产生,负性调节胰岛素分泌以及抗凋亡作用.在脂肪肝中,UCP-2表达增加.现就UCP-2在NAFL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朱亚男;王炳芳 刊期: 2008- 06
-
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的研究进展
贫血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可增加患者的住院频率.据报道IBD并发贫血的发病率为6%~74%.IBD患者贫血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铁摄入与丢失的负平衡、慢性病所致贫血、VitB12和叶酸缺乏、药物介导、炎症因子、溶血等众多因素均可能参与贫血的发生.过去普遍认为贫血是IBD不可避免的伴随症状,往往重视度不够,但近的观点强调,贫血是此类患者明确的治疗内容.......
作者:杨小云;陈春晓 刊期: 2008- 06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此文就近年来GER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有助于采取更合理的治疗.......
作者:孙常波;吕宾 刊期: 2008- 06
-
胆红素主要转运子MRP2和MRP3在胆汁淤积中的作用
MRP3和MRP2是多药耐药蛋白家族成员之一,MRP2和MRP3分别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膜和肝细胞基侧膜.大量实验表明,MRP2、MRP3介导了淤胆时胆汁成分,特别是结合型胆红素跨细胞膜的转运.......
作者:李娜;卜平;龙爱华 刊期: 2008- 06
-
肝小静脉闭塞病研究进展
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缺乏特异治疗,重症患者常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通过危险因素的分析有效避免其发生或在发病早期及时识别以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对HVOD的诊断和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此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荀运浩;施军平;石伟珍;过建春 刊期: 2008- 06
-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通过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的辨别,可以大致预测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大肠黏膜病变作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为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依据,从而指导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
作者:杜仙蓉;刘锦涛 刊期: 2008- 06
-
叶酸对胃肠道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
叶酸是一种富含于新鲜蔬果中的B族维生素.多项研究显示体内叶酸状态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多数研究显示补充叶酸水平可逆转癌前病变,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亦有研究显示叶酸对胃肠道肿瘤的化学预防存在双向调节,主要取决于叶酸补充的时间和剂量.此文就叶酸的结构、功能、药物代谢动力学、叶酸对胃肠道肿瘤的化学干预的可能机制以及存在问题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申玉翠;靖大道 刊期: 2008- 06
-
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中的应用
肝组织活检是目前肝纤维化疾病诊断的金指标,但具有局限性.近年来,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确立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临床常用多种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肝纤维化的评价,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无法令人满意.国外研制出瞬时弹性测定的方法用于肝纤维化评估,此文对FibroScan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袁敏;杨长青 刊期: 2008- 06
-
胰腺再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再生医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和医学研究的热点.胰腺再生医学的研究在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和糖尿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阐明胰腺再生的分子机制,将为胰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作者:胡国勇;程礼;王兴鹏 刊期: 2008- 06
-
熊去氧胆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应用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初应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物特性的认识,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肝病的治疗.此文就熊去氧胆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建清;胡良凯;张建民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肝癌经皮消融治疗
- 2 P13K/AKt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
- 3 PPAR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 4 应激相关激素与胃肠疾病
- 5 CO在肝脏微循环中的调节作用
- 6 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7 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8 环氧合酶-2与炎症性肠病
- 9 Barrett食管的病理分型分析
- 10 共聚焦内镜——消化道疾病诊断新概念
- 11 ANI指数可鉴别脂肪肝病因
- 12 033腹痛、腹胀和腹泻在美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和影响
- 13 004 激活素A及其抑制物follistatin在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及纤维化中的作用
- 14 钙离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进展
- 16 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7 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疾病炎症状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 18 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 19 胶囊内镜及其临床应用
- 20 391例胃癌发病特征及内镜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