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与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以及遗传-环境-代谢应激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胰岛素抵抗(IR)与其发病关系密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调节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胰岛素作用的脂肪因子,与IR发病相关.目前RBP4与NAFLD的关系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RBP4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项志雄;刘芳 刊期: 2009- 06
-
脂肪肝供肝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手段,脂肪肝作为边缘供体,对移植物和受体的存活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正确选择脂肪肝供肝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仍是肝移植研究的重点方向.......
作者:陈韶华;厉有名 刊期: 2009- 06
-
PGC-1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受到普遍关注.胰岛素抵抗,线粒体损伤,脂代谢紊乱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是一种核转录辅激活因子,它参与了机体的能量代谢.此文综述了它对胰岛素抵抗,线粒体损伤,脂代谢紊乱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机制方面的作用.PGC-1α有可能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的新靶点.......
作者:方诗蓉;傅玉才;周小辉 刊期: 2009- 06
-
胰腺癌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预后不良.目前已经证实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长期吸烟、高脂饮食、嗜酒、糖尿病等.近年来发现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更多的学者倾向于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又是其危险因素,此文对近几年胰腺癌和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赵晓娇;姚玮艳;袁耀宗 刊期: 2009- 06
-
调节性B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B细胞能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B细胞具有调节功能,这部分B细胞被命名为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B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0、转移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中和病理性T细胞,或是直接与其它免疫细胞结合,抑制免疫应答.此综述初步探讨调节性B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叶欣;赵洪川 刊期: 2009- 06
-
Nrf2在肝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防御过氧化应激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以上调一系列解毒酶和抗氧化蛋白的基因表达,从而减轻活性氧(ROS)和亲电子物质介导的细胞损害.许多研究发现,Nrf2有保护肝细胞免受毒物损害、抑制化学致癌、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抑制脂质沉积等作用.现就Nrf2在肝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邵洛林;郭建强;许伟华 刊期: 2009- 06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胰岛素抵抗与丝氨酸磷酸化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底物的丝氨酸磷酸化有关.通过对引起丝氨酸磷酸化因素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找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治疗靶点.......
作者:黄洁蓉;厉有名 刊期: 2009- 06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性介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表达增加,通过自身毒性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互影响、对炎性细胞活性的改变、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促炎活性作用以及对肠道屏障的损伤等机制参与SAP的发生、发展.HMGB1可成为治疗SAP的研究靶点之一.......
作者:沈美琴;夏敏 刊期: 2009- 06
-
肝性胸水40例临床分析
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之为肝性胸水.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出现在右侧,双侧次之,左侧少.......
作者:马镇江 刊期: 2009- 06
-
结直肠黑变病与肿瘤的关系分析
结直肠黑变病(MC)是指结直肠固有膜内含有脂褐素以致肠黏膜色素沉着的非炎症性疾病.随着电子内镜的广泛应用,本病的检出率日见增多,国内报道其检出率为0.06%~5.9%[1],表明该病在我国并非少见.......
作者:蒋义贵;张生君;黄跃;吴联晖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进展
- 2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
- 3 门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4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 5 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 6 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7 017 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 8 门静脉系统血栓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9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0 CYP2C19与质子泵抑制剂
- 11 功能性肠病研究进展
- 12 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引起免疫损伤的作用
- 13 新疆地区297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临床资料分析
- 14 NF-κB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环氧合酶-2在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
- 16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 17 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8 胃出口、十二指肠和小肠恶性梗阻的金属支架治疗现状
- 19 肝细胞脂肪变与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 核苷(酸)类似物与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变化和耐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