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无痛消化内镜的风险评估及临床应对策略

    随着无痛消化内镜在中国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受到了广大内镜医生及麻醉师的关注.本文从患者及操作相关因素出发,对引起患者镇静相关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无痛内镜操作的相关风险及应对策略,从而更安全有效地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操作.......

    作者:焦璐;刘锦涛 刊期: 2012- 03

  • 硫化氢与胃肠疾病关系及机制研究

    硫化氢(H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参与了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调节.研究发现硫化氢可激活KATP通路,舒张血管,增加黏膜血流量;抑制白细胞黏附和浸润,抑制诸多炎性因子产生,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也可通过抑制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依赖一氧化氮合酶(NOS)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等途径对肠黏膜产生保护;还可激活ERK、p38MAPK磷酸化抑制结肠癌细......

    作者:万迎春;徐灿霞 刊期: 2012- 03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动脉粥样硬化(AS)、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NAFLD伴随的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低水平脂联素及高水平瘦素、抵抗素、肝酶升高等,可能参与促进AS的发生与进展,从而对PWV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可以将PWV作为筛查N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工具.......

    作者:莫双阳;杨长青 刊期: 2012- 03

  • Min基因突变鼠模型在筛选FAP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以消化道多发性腺瘤性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主要与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突变有关.目前尚缺乏疗效理想和安全的FAP防治方法.Min基因突变鼠模型携带Apc突变基因,是FAP防治研究及新药筛选评价的经典模型.此文就近年来应用ApcMin/+小鼠模型筛选出的可用于防治FAP的药物和饮食等因素进行汇总,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慧;曹海龙;王邦茂 刊期: 2012- 03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有关争议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80%为轻型胰腺炎,但有2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着对SAP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其病死率和死亡率均有大幅下降.在SAP内、外科治疗的选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益生菌的应用等方面还有不少争议,此文就这些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曾彦博;湛先保;李兆申 刊期: 2012- 03

  • 瞬时弹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测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肝纤维化诊断的新技术,自从2003年Sandrin利用超声波技术研究出该方法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它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亦有不少研究表明,瞬时弹性测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ALT、TBIL、BMI、腹水等,使其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度有所降低,所以至今诊断各期纤维化的临界值(cut-off)未有定论.此文对近几年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期待会......

    作者:李建成;刘友德;范璐;王英;邹志强;刘新新;曹英明;郭砚梅 刊期: 2012- 03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有效锻炼相对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其发病往往与肥胖、脂质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只能部分复制人类NASH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合适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是实验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此文旨在总结目前常用的NASH动物模......

    作者:齐慧慧;陈岳祥 刊期: 2012- 03

  • 肝脏再生和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是大多数肝损伤恢复所必需的一个过程.再生通过包括肝脏细胞和肝外器官在内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肝脏体积的恢复依赖于肝细胞增殖,该过程包括启动相、增殖相及终止相.肝细胞主要通过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由库普弗细胞启动,随后在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刺激诱导下发生增殖和细胞生长.肝脏再生过程中,IL-6/STAT3和PI3K-PDK1-Akt通路发挥关键性作用.IL-6/STAT3通路通......

    作者:董育玮;陆伦根 刊期: 2012- 03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脂质组学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肝细胞的脂肪堆积为其常见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并常伴有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相关,但其机制仍不清楚.近,通过高通量脂质组学研究来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能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对NAFLD的早期干预及治疗.......

    作者:丁洁霞;厉有名 刊期: 2012- 03

  • 内质网应激相关炎性反应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内质网是真核生物重要的细胞器,当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ERS).ERS经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及活化转录因子-6α(ATF-6α)等多种信号通路介导发生炎性反应,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胰岛素抵抗(IR)的形成及进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等过程.通过调控ERS相关炎性反应可能为防治NAFLD提供一......

    作者:吴昌维;范竹萍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