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Barrett食管恶变风险与随访策略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和部分胃-食管连接处腺癌的癌前病变.鉴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E的发病及恶变风险统计数据的差异较大,且食管、胃贲门腺癌普遍具有预后差、生存率低的特点,因此总体明确BE的恶变风险及现有监测随访策略对该病的早期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文就目前BE的恶变风险及监测随访策略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狄佳;张军 刊期: 2014- 03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DNA序列中单个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缺失,人类基因序列的变异大多数是单核苷酸的突变,而且在不同人群中,SNP的频率分布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代表某一种族或人群间的遗传差异.因此,研究SNP有助于解释不同群体和个体对复杂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差异.此文综述了SNP与胃癌易感性、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冠男;姜相君 刊期: 2014- 03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切除是其中的标准治疗方法,此外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此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关心;周建农 刊期: 2014- 03
-
胆囊胆固醇结石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胆囊胆固醇结石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也是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其中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促成核蛋白及胰岛素抵抗与之密切相关.此文将从这三方面就胆囊胆固醇结石症发生相关的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增进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
作者:刘姗;许国强 刊期: 2014- 03
-
胃食管反流病中食管pH检测进展
食管pH检测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导管式食管pH检测,该方法是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鼻置入食管,检测食管pH,但它可能造成患者咽喉部不适,影响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检查结果存在潜在的假阴性等.近年来,无线食管pH胶囊检测法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经口附着于食管黏膜,可以延长连续检测食管pH的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文主要介......
作者:汤进芝;王雯 刊期: 2014- 03
-
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内酸袋是健康者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餐后近端胃的一个未缓冲的高酸区域,其定义为近端胃pH<4的节段.酸袋近端为食管下括约肌(LES)或远端食管,远端为胃内容物.胃内酸袋的形成与胃的生理、解剖、食管裂孔疝和进食种类有关.它是GERD的重要原因之一.胃部手术和抑酸疗法可以控制酸袋和胃食管反流.胃内酸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还较少.......
作者:吴菁;张军 刊期: 2014- 03
-
胃肠道大麻素系统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大麻素(CB)广泛用于肠道的感染、炎性反应、动力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参与能量平衡、肠道协调运动等过程.CB受体在全身分布,特别是在免疫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分布与其调节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作用于胃肠道的CB系统,调节肠道免疫平衡,从而影响局部以至全身神经系统的功能,成为药物治疗的新热点.......
作者:焦国慧;王邦茂;周璐 刊期: 2014- 03
-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多项证据表明U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此文就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的检查方法以及益生菌制剂对UC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褚源;王巧民 刊期: 2014- 03
-
5-HT通路异常与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黏膜损伤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反流、烧心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胃酸对食管黏膜的作用一直作为GERD重要的病理基础,在临床实践中质子泵抑制剂(PPI)一直作为一线的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对其并不敏感.近年来5-羟色胺(5-HT)代谢通路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5-HT是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密切相关的重要神经递质,其代谢通路的异......
作者:卢小芳;王悦芬;王彦刚 刊期: 2014- 03
-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肝脏炎性反应的影响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调节免疫系统的一种神经生理机制,其在脾脏、肝脏和胃肠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通过乙酰胆碱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控制炎性反应.肝脏的天然免疫紊乱常导致肝脏炎性细胞的产生增多,引起慢性炎性反应,乙酰胆碱与巨噬细胞和其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表面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相互作用,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防止组织损伤.此文综述胆碱能抗炎通路调节炎性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对非酒精......
作者:杨欢欢;唐翠兰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 2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3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进展
- 4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 5 胃肠道穿孔内镜修补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进展
- 6 粪弹性蛋白酶试验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 7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进展
- 8 硫唑嘌呤治疗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9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 10 胃壁细胞H+-K+ATP酶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 11 脂肪性肝病的氧应激及其治疗对策
- 12 门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13 解偶联蛋白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探讨
- 14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5 食管扩张术临床应用指南
- 16 成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17 Bravo食管pH测定临床应用现状
- 18 术前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现状
- 19 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 20 应加强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