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价值及内镜下治疗效果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来自上消化道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超声内镜(EUS)是目前针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特别是S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较为精确可靠的依据及指导。内镜下治疗已成为黏膜下肿瘤治疗的首选[1],不仅可减少医疗成本,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提高治疗率。本研究回顾了102例内镜诊断为黏......
作者:孙晔;杨维忠 刊期: 2016- 06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手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效果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失败(治疗时间≥8周)的情况下提出的,有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BE)3种类型[1]。食管裂孔疝为临床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膈食管裂孔扩大及膈肌脚薄弱,进而导致贲门、腹段食管或胃底随着腹部压力的升高经过裂孔进入纵膈而产生的病变,其对食管以及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较大,可进一步加重胃食管反流[2]。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心肺......
作者:陈喜全;王红雷;刘超 刊期: 2016- 06
-
CIK细胞疗法联合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探究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发病较为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PLC患者在全球中所占比例超过50%,且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术广泛应用于PLC治疗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术后复发率较高[2]。CIK细胞疗法通过细胞因子对肿瘤造成杀伤,也是临床治疗PLC的常用方法,但目前对于这两......
作者:李娜;李敏;冯珉 刊期: 2016- 06
-
自膨式金属支架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孙学军)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该病患者中有8%~29%可伴有急性肠梗阻[1]。传统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并于结肠造瘘解除肠梗阻,但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且预后较差[2]。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手术的发展,肠内支架在CRC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是经临床证明能安全有效缓......
作者:张全超;孙学军 刊期: 2016- 06
-
饮食、肠道菌群、免疫等因素在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遗传、免疫、肠道菌群及其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CD的主要发病因素,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饮食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巫协宁 刊期: 2016- 06
-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多原发癌(MPC)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癌,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而多原发结直肠癌(MPCC)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多中心癌,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4%~13%[1-3]。MPCC又可分为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目前多数学者引用Moertel提出的定义,即多个恶性肿瘤发生间隔在6个月内者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超过6个月者称为......
作者:梅灿勇;李爽;宗兴政 刊期: 2016- 06
-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年总目次
......
作者: 刊期: 2016- 06
-
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129例临床分析
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相对于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有着创伤小、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内镜下治疗。目前内镜下治疗针对消化道肿瘤主要有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EMR-L)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行EMR-L/ESD治疗的12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原;杨小翠;马卫平;薛麟;贺永锋;张建涛;高梦佳;来宇旭;王玥 刊期: 2016- 06
-
Dieulafoy病的临床特征与内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Dieulafoy病属于消化道动脉型血管异常,主要集中在黏膜下终末动脉异常扩张,黏膜基层水平动脉直径为1~3mm,高于这一水平的动脉易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这一异常扩张的动脉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使内压不断升高[1]。过去认为Dieulafoy病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该病的诊断率也不断上升。其可发生在消化道各个部位,多数以胃内贲门下6cm范围之内为主,以突发、反复发作、大量呕血为特征,可......
作者:陈楚流;程卫杰;林荣凯;袁楚明;梁英杰 刊期: 2016- 06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性评价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数据库,检索以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至2016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董浩;田党锋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抑制NF-κB激活途径治疗IBD的进展
- 2 高脂饮食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UCP2表达的影响
-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4 炎症性肠病与血管生成
- 5 癌胚抗原mRNA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 6 阿片样物质与胆汁淤积性瘙痒
- 7 009 预测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危险性的临床评分标准
- 8 探讨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 9 加强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10 miR-545-3p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E-1生长的机制研究
- 11 激活 VEGF-C/VEGFR-3信号通路调控淋巴管生成对慢性结肠炎的影响
- 12 结肠肿瘤前细胞系的建立及应用
- 13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
- 15 炎症性肠病的遗传学研究若干进展
- 16 以Survivin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7 内毒素与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
- 18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安全性回顾
- 19 003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抗胃食管反流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转归
- 20 IGFs家族基因在肝细胞癌变中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