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癌基因STAT3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STAT3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家族(STAT)的重要成员,由细胞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作用于细胞核内特异的DNA片段,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因此,STAT3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肿瘤分子治疗的新靶位点.对STAT3癌基因的一些相关性研究,为结直肠癌形成机制的阐述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石仁芳;唐国都 刊期: 2008- 03

  • 血管活性肠肽在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中的作用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由2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脑肠肽.它既是一种胃肠激素,同时又是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递质,并参与调节肠黏膜的机械、化学、免疫屏障及肠道动力,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陆忠凯;陈卫昌 刊期: 2008- 03

  • 胃癌癌前病变相关分子研究若干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主要癌前病变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胃癌癌前病变的分子水平上,蛋白类、酶类、基因类等多种相关分子的表达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筛选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的标志物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许钟;毛振彪 刊期: 2008- 03

  • 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阻断研究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TLR4(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较多阻断此通路的研究报道,抑制此通路的关键环节或关键分子以避免过强的炎症反应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新方向,此文对此作了概括总结.......

    作者:王磊;刘懿 刊期: 2008- 03

  • 生存素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

    生存素(survivin)是一种具有抑制凋亡作用的多效蛋白,调节细胞分裂并促进血管生成.它在成熟的高度分化的组织(除胸腺、造血干细胞、分泌期子宫内膜等)中不表达,却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发现其选择性表达[1].因为在恶性组织和相对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巨大差异性,生存素成为研究肿瘤标记和抗肿瘤治疗的热点.近期开展了有关生存素靶向治疗潜力的研究,亦有探讨生存素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的研究.现就生存素在恶性肿瘤中作为......

    作者:董娟;宋政军 刊期: 2008- 03

  • IL-23/IL-17轴与炎症性肠病

    传统观点认为,克罗恩病(CD)是与IL-12、IFN-γ、TNF细胞因子轴介导的Th1型反应相关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则与IL-4、IL-5、IL-13轴介导的Th2型反应关系密切.近期研究发现,IL-23/IL-17轴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关键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标.IL-23诱导幼稚CD4+T细胞分化为高致病性的Th17细胞生成IL-17、IL-6和TNF-α,并引起结肠......

    作者:肖南平;欧阳钦 刊期: 2008- 03

  • 心理社会因素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以往关于炎症性肠病(IBD)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目前多数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心理社会因素与IBD存在关联,可以影响IBD的恶化及复发.心理治疗对某些IBD患者可能有益.......

    作者:张淑芳;吴小平 刊期: 2008- 03

  • 白细胞介素23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病因[1].白细胞介素23(IL-23)属于前炎性因子,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近年来IL-23在IBD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江勇;吕宗舜;刘剑 刊期: 2008- 03

  • 幽门螺杆菌宿主胃癌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认为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基因多态性决定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基因多态性对胃癌发病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此文综述与Hp感染诱导的胃癌发病有关的宿主基因多态性,包括各种细胞因子、相关酶类及其他基因的多态性.......

    作者:王韶英;陈锡美;郜恒骏 刊期: 2008- 03

  • 水通道蛋白8与消化系统疾病

    水通道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和低等有机体内的能够选择性转运水及一些小溶质的小型膜内蛋白.它在泌尿、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水通道蛋白是结构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为此美国科学家PeterAgre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水通道蛋白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膜蛋白,在消化系统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它的研究能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刘茂坤;张瑞星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