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消化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3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消化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靶向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对于顽固性的、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无效的UC患者,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常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不良反应,直接导致结肠切除甚至死亡.近年来,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治疗UC显示出良好前景,此文就靶向肿瘤坏死因子治疗UC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烁;姒健敏 刊期: 2008- 03

  •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改变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多存在c-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的突变,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可以抑制该肿瘤的生长.肿瘤的位置、大小、核分裂指数以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都可影响其对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评估,应结合病理学标准和分子遗传学信息.......

    作者:胡裕耀;季峰 刊期: 2008- 03

  • Caveolin-1和Wnt信号通路与消化道肿瘤

    Caveolae是直径为50~100nm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内陷结构,caveolin-1是caveolae的主要成分.Caveolin-1具有脚手架结构,在体外和原位能结合和抑制几种信使蛋白,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相关.Wnt/βcatenin途径涉及到多个部位的肿瘤发生.Caveolin-1能通过Wnt信号途径抑制肿瘤发生.......

    作者:吴军霞;吴建胜;金嵘 刊期: 2008- 03

  • COX-2及其选择性抑制剂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OX-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限速酶.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的高表达在胃癌肿瘤细胞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作者:艾新波;潘文胜 刊期: 2008- 03

  • 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与浙江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型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在101例UC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NAT2野生型等位基因(NAT2*4)和3种突变型等位基因(NAT2*5B、*6A和*7B)频率.结果UC组中,NAT20*4、NAT2*5B、NAT2*6A和NAT2*7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55.4......

    作者:林李淼;陈浩;陈碧红;张定亮;王建嶂;郑波;林秀清 刊期: 2008- 03

  •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调控FADD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FADD的特异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hTERT基因启动子,FADD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达载体中.结果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FADD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结论hTRET基因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FADD表达载体可能是一种新型、有希望的肿瘤治疗的......

    作者:张险峰;江应安;罗和生 刊期: 2008- 03

  • 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夜间酸突破(NAB)与食管酸暴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每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其中1组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0mg,疗程1周.两组治疗前后行24h食管pH检测及食管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加服雷尼替丁组治疗后夜间胃pH小于4.0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7%、15%,显著低于治疗前......

    作者:陈吉;王忠;瞿启芬;高美丽 刊期: 2008- 03

  • 胃癌患者外周血生存素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生存素(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诊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无创性胃癌诊断和预后检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取52例胃癌患者(转移30例,未转移22例),48例癌前病变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血,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urvivinmRNA表达.48例癌前病变......

    作者:孙璟;焦洁茹;魏旭倩;赵雅洁;吴方;江石湖 刊期: 2008- 03

  • 重视药物基因组学与消化道肿瘤个性化治疗的研究

    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率中占据前列,我国约有超过57%的恶性肿瘤均为消化道恶性肿瘤[1],其中部分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预后非常差.近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不同患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疗效差异和毒性不良反应.除了环境等因素外,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差异也是造成药物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与应......

    作者:郜恒骏;盛海辉 刊期: 2008- 03

  • ANI指数可鉴别脂肪肝病因

    ......

    作者: 刊期: 2008- 03